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“Symposium on Mantle-Related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”专题研讨会
2025年9月13日,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了“Symposium on Mantle-Related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”专题研讨会。会议聚焦幔源岩浆作用与成矿这一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,旨在推动相关学科的深入交流与合作,共同探讨地球内部过程对矿产资源形成的制约机制。
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十六个学术报告,汇聚了国内外多位地球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。报告人包括:来自南非Rhodes University的Steve Prevec教授、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的Kwan-Nang Pang教授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黄方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杨阳研究员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郑建平教授、Tim Kusky教授、王璐教授、陈春飞教授,南京大学的连东洋副教授,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邱文洪博士,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熊发挥研究员,以及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柏中杰研究员、陈列锰研究员、宋谢炎研究员、朱经经研究员和常欢博士。与会专家们围绕幔源岩浆活动、地幔动力学与关键矿产成矿等核心科学问题,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。
会议伊始,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瑞忠研究员致辞。他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,并回顾了地化所在幔源岩浆作用与成矿方面的深厚研究积累,指出该领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,也对国家关键矿产资源保障具有深远影响。他强调,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,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,助力我国关键矿产成矿预测与资源勘探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研讨会由周美夫研究员、高剑峰研究员和胡文俊研究员先后主持。会议期间,学者们系统汇报了在大洋岩石圈演化、层状岩体、蛇绿岩和铬铁矿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,展示了从理论建模、实验模拟到野外实例的多层次研究进展。报告内容不仅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,也凸显了国际合作在推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。
除主讲嘉宾外,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经绥教授、香港大学孙敏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校长李建威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颜丹平教授、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军红研究员、广州地化所王焰研究员等学者亦应邀出席会议。参会的师生积极参与讨论,就报告内容与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,现场气氛活跃而学术氛围浓厚。
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,不仅展示了幔源岩浆作用与成矿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,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。会议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、促进国际合作、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关键矿产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胡瑞忠院士致欢迎辞 周美夫研究员主持会议
与会代表合影
(关键矿产室 刘帅杰 供稿)
版权所有: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
电话:0851-5891199 传真:0851-5891664 电子邮件:chenhongwei@mail.gyig.ac.cn
京ICP备05002857号